[摘要] 在海南鄉(xiāng)村,有這么一個地方,香火繚繞,炮聲陣陣。每逢農(nóng)歷三月初九祭神禱雨的日子,村里的人仍延續(xù)著流傳了千年的習俗——到廟里
在海南鄉(xiāng)村,有這么一個地方,香火繚繞,炮聲陣陣。每逢農(nóng)歷三月初九祭神禱雨的日子,村里的人仍延續(xù)著流傳了千年的習俗——到廟里燒香點炮,祭祀六位先人,祈禱雨水。
這是哪個鄉(xiāng)村的風俗呢?原來是靈山。民國《瓊山縣志》對它有過這樣的描述:“靈山,舊名黑山,在縣東南十五里英岳都,俗名圣山。喬木陰翳,自北渡海,中洋望之即見,及抵其地,則不甚突兀。上有靈山祠,所祀之神有六:曰靈山、曰香山、曰瓊崖、曰通濟、曰定邊、曰班帥。禱雨多應(yīng)。以三月初九為祭期。其官市曰靈山市。”
古時的靈山舊名黑山,這里林深草密,又毗鄰南渡江,常有盜匪出沒,人們望而生畏,稱之黑山。
靈山鎮(zhèn)的“六神廟”里祭祀,延續(xù)著這流傳了千年的民間習俗。此時,虔誠的老阿婆總會對外來的客人說:每年的今天都會下雨的,不管你信不信,那是老天為六位先人流的淚啊......
說起六位先人,還有這么一段傳說:
南朝的陳代,朝廷派兵前來剿匪,其中有六位將領(lǐng)是結(jié)拜的異姓兄弟,他們戰(zhàn)亡后,化成六片樹葉飛到皇帝陳霸先夢里請罪。此后,黑山地區(qū)一片太平,不再有盜匪擾民。當?shù)匕傩毡阍诤谏阶砀咛幗ㄆ饛R牢祭祀他們,稱為六神廟。六神廟至唐代已是香火鼎盛,據(jù)說由于有求必應(yīng),非常靈驗,后人便將黑山改名靈山,六神廟也更名為靈山祠。
站在靈山醉高處——靈山祠前,俯視南渡江,北眺瓊州海峽,西望馬鞍嶺,江海映日,林木森秀,其情其景,常引人詩興大發(fā)——
路出城東十里迢,深林青接野原燒。
一聲碲鳥幽山趣,幾曲交花轉(zhuǎn)徑遙。
天闔景靈供勝地,神孚帝夢祀皇朝。
元戎為愛多佳致,杖履追隨荷見招。
這是明代進士、監(jiān)察御史唐舟在正統(tǒng)七年(1442年)的“靈山詩會”上的吟詠。后來,此次詩會創(chuàng)作的20多首律詩由唐舟作序、編輯成《游靈山祠詩集》。這次靈山酬唱,一時傳為美談。而詩集中的。深林“猿嘯”“鳥鳴”“鷗鷺”等字眼,也讓后人得以想象靈山當初的景致。
幾百年后,樓房代替了“深林”,人煙淹沒了鳴“,靈山勝景早已了無蹤跡,只有從散落民間的傳說和六神廟依舊繚繞的香火中,依稀嗅出靈山昔日的靈氣。時至今日,每逢農(nóng)歷三月初九祭神禱雨的日子,靈山人仍延續(xù)著流傳了千年的習俗——到六神廟燒香點炮,祭祀六位先人,祈禱雨水。
靈山原本是黑山,盜賊四起民難安,異姓兄弟勢不單,舍身取義保民安,世人感念六勇士,黑山從此喚靈山。
(部分摘選自《??诠适隆?,原創(chuàng)文章轉(zhuǎn)載請標明出處:www.ifang0898.com)
海南屯昌買房優(yōu)勢:屯昌位于海南島的中部偏北,距離???5公里,周邊毗鄰澄邁、瓊海、定安等多個市縣,在五指山北麓和南渡江南岸的交界處便可以找到這個美麗的縣城。屯昌縣有比較特殊優(yōu)越的地理位置,是海南橫越東西、貫通南北的交通樞紐,一直以來都被稱作是“海南中部門戶”。
400-654-6680
工作時間:周一到周日24小時